2025年11月13日下午2:30,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在长安校区206会议室召开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发展论坛。会议由温志勋教授主持。发展规划处副处长袁云、校内交通运输学科领域专家史忠科教授和李铁虎教授应邀出席,党委书记巨维博、学院院长李栋、等领导班子成员、学科带头人邓子辰及骨干教师代表共同参加研讨。

温志勋教授首先汇报了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建设进展,系统阐述了学院发展交通学科的建设思路与方案设想,包括凝练四个重点方向、整合跨学院师资、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平台等具体举措。张凯副院长随后介绍了“智能运输工程”本科专业的建设规划,计划于2026年申报,初步设定两个专业方向,旨在培养具备跨学科背景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

在专家研讨环节中,与会专家围绕学科方向凝练、资源整合与国家战略对接等关键问题发表了重要见解。史忠科教授指出,学科建设应立足学院现有基础,进一步凝练特色方向,加强实验平台建设,并与智能化发展趋势深度融合,持续提升学科的核心竞争力与社会影响力。李铁虎教授强调,研究方向应更加聚焦,增强与国家战略需求之间的契合度。姚尧教授提出,应充分发挥学校在航空航天材料领域的特色优势,通过整合院内资源,推动学科发展方向与国家未来战略布局紧密衔接。刘洪兵教授结合自身科研实践,建议重视机场场道建设这一特色方向,将其作为连接土木工程与交通运输领域的重要纽带。邓子辰教授补充指出,低空经济与机场建设是当前重要的战略机遇,能够有效整合学院在土木、控制、航空等多学科的优势资源,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力。
在最后总结中,李栋院长表示,学院将充分吸收专家意见,明确学科发展方向,加强资源整合与青年教师培养,推动交通运输工程学科实现内涵式、特色化发展。巨维博书记感谢与会专家的真知灼见,强调学院将统一思想、凝聚共识,积极拓展校企合作与校际交流,为学科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论坛为学院交通运输工程学科的下一步建设厘清了思路、凝聚了共识,也为后续学科评估与专业申报工作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赵敏然 图:何蒙 审稿:巨维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