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网站首页

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召开新生心理适应讲座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29 访问量:

新生心理适应讲座

为帮助25级大一新生尽快适应大学学习生活,完成角色转换,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开启人生新篇章,2025年 9月11日下午,我校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邀请到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老师周晨琛作为主讲人,在学院学术报告厅成功举行了新生心理适应讲座。2025级全体新生聆听了本次讲座。

周晨琛老师首先对全体新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开门见山地指出,从中学到大学,面临生活、学习、人际关系的多重转变,出现短暂的不适应、迷茫甚至焦虑是普遍且正常的现象,关键在于如何积极应对。

以“新起点,‘心’适应”为主题,针对新生常见的环境适应与挑战、新生心理测评、心理适应调整策略等心理困惑进行了专业辅导。老师通过互动答辩和生动事例,分享了有效的时间管理方法、沟通技巧和情绪调节策略,鼓励同学们积极建立支持系统,主动寻求帮助,以乐观开放的心态拥抱新生活,完成角色转变,实现个人成长。

与同学们进行了短暂交流后,周晨琛老师结合多年丰富的心理咨询工作经验,运用大量鲜活的大学生案例,从“环境适应与生活转变”、“学习方式与自我管理”、“人际关系与沟通艺术”、“情绪识别与压力应对”以及“自我探索与生涯规划”等五大维度,深入剖析了新生可能面临的心理挑战与困惑。针对“宿舍关系处理”、“学业压力骤增”、“内心孤独感”、“时间管理混乱”等具体问题,给出了诸多实用性的建议和调适技巧,如“宿舍交往黄金法则”、“番茄工作法”、“情绪ABC理论”等,引导同学们学会自我关怀,主动寻求社会支持,掌握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

周晨琛老师强调,大学不仅是学习专业知识的殿堂,更是人格成长、自我探索的关键时期。她鼓励新生们要勇于突破舒适区,积极加入社团参与实践活动,广泛阅读以开阔视野,在不断的尝试中发现自己的兴趣与潜能,科学制定长远的人生规划。

同学们都十分认真地聆听,并以拍照形式记录下重点。


同时,老师提到了后期将对全体新生进行线上心理测评,根据教育部要求,每年新生入学后,采用正规的心理量表,评估新生在入学适应期的心理状态,建立心理档案。促进同学们了解自我心理状态,关注自我心理健康,从而更好适应新环境。我校新生心理测评流程包括三个部分,第一是宣传动员要求全员参与,包括心理适应讲座,25级新生适应手册;第二部分是量表填写,包括90项症状自评量表,卡尔特16种人格测验,家庭功能评定量表,领悟社会支持量表;第三部分是校园生活适应访谈,随机抽取原则,分为两次访谈。

老师向我们介绍了卡特尔16种人格测验,因素有怀疑性,幻想性,世故性,忧虑性,激进性,独立性,自律性,紧张性等。同时讲解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标准,包括智力正常即学习理解和保持知识,快而准地对情境做出反应,有效解决问题;情绪健康即善于认识和理解自己与他人情绪并能合理的表达和调控情绪;意志健全即能正确认识自己行动的目的和意义,并具有一定的控制能力;人格完整即思维、语言、行动协调一致,需要、目标、行动统一;自我意识完善即正确地认识、评价和接纳自己;人际关系和谐即乐于交往,客观评价自己与他人,协调与他人及集体的关系;社会适应正常即思想和行为与时代发展、社会要求相符,发生矛盾时能自行调节;心理行为符合年龄特征即认知、情感、行为举止符合所处年龄阶段特征。

自2010年起,我校在每个小班设立心理委员,负责班级朋辈心理互助工作。他们都是经过专业培训后上岗,内容涉及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委员基础知识素质拓展,训练活动设计与组织等。他们的工作职责是关心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状态,普及心理健康知识,组织班级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开展朋辈辅导活动。我校与心理健康有关的活动,有手语大赛,校园心理剧大赛,假面真心舞会,心理游园会等,充分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



本次讲座内容充实,针对性强,受到了新生的广泛好评。同学们纷纷表示,通过讲座掌握了心理调适的方法,对顺利开启大学新篇章充满了信心与期待。悉知本次讲座旨在为新生健康成长夯实心理基础。后续,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中心还将通过心理普测、团体辅导、工作坊、个体咨询等多元化形式,持续为全校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健康服务,全方位护航学生的成长成才,培育其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康心态,为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人才贡献力量。

学校将持续关注新生入学适应问题,开展系列教育活动,为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