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广泛开展典型事迹选树宣传,充分展现学院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显著成效,以及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努力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本期推出的是2025年度“十育人”先进个人李春。

在服务国家“三航”事业和力学前沿研究的科教一线,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李春教授以深厚的学术素养、开阔的国际视野和炽热的育人情怀,生动践行着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他以课程为基、科研为翼、实践为桥,构建起“三全育人”新格局,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家国情怀、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力学英才。
一、坚持立德树人,筑牢思想根基
李春教授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将价值引领贯穿教学全过程。在《理论力学》等课程中,他深度融合学校“三航”特色思政元素,以钱学森等科学家的爱国精神、学科前沿创新案例和工程伦理为抓手,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职业素养。通过新生研讨课系统梳理力学发展史,结合新中国学科建设成就与新时代国家重大需求,激发学生专业使命与报国担当。在研究生指导中,他以严谨治学态度和原创科研追求言传身教,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术导向和科研价值观。
二、创新育人模式,深化“三全育人”实践
在课程育人方面,李春教授主持建设《物理力学》前沿交叉课程,通过重构“理论-前沿-实践”三维教学内容,采用“讲座+研讨”开放式教学,依托“前沿交叉课程+国际协同育人”特色模式改革,进一步拓宽学生学术视野,强化交叉创新能力,成效显著。作为全校公共基础课《理论力学》的主讲教师,他不断优化教学内容与方法,推进课程思政创新,实现思政元素与专业知识的有机融合。
在科研育人方面,他主持研究生教育研究基金项目,探索“科教协同”培养路径,通过前沿讲座、课题研讨与实践平台提升学生解决科学问题的能力。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指导学生在PRL、JMPS等顶刊发表多项成果,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教学案例,实现“科研反哺教学”。

在实践与国际育人方面,他与德国凯泽斯劳滕工业大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共建前沿课程、合作培养博士生,引进客座研究员推动学科国际化发展。通过指导大创项目、力学拔尖班和“启航计划”,构建本研贯通培养链,形成国际化育人闭环。

三、育人成果显著,彰显教育家情怀
李春教授培养的毕业生多人获校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已毕业博士均在国内外高校任职,其中3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项目,1人入选“三秦英才特支计划”,1人入选“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3名赴境外深造学生学成归国效力,实现“走出去-引回来”良性循环,践行“科研报国”育人导向。

李春教授作为骨干参与多项校级教改项目,育人成果获校教学成果二等奖,获评2023-2024年度校研究生最满意教师,形成具有示范效应的教学科研品牌。
结语
李春教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创新实践为路径,深耕教学科研一线,为培养新时代“总师型”人才和建设教育强国作出了扎实贡献。在2025年教师节来临之际,他的育人事迹充分彰显了西工大人矢志强国建设、投身民族复兴的使命担当,也为广大教师树立了以教铸魂、以文化人、以研强国的榜样力量。

文: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
图: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
审稿:巨维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