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网站首页

【以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谱写教育强国建设华章】——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庆祝第41个教师节系列报道(二)践行教育家精神,做教育强国的筑梦人:杨卫丽

信息来源: 发布日期:2025-09-08 访问量:

在第41个教师节到来之际,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扎实落实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广泛开展典型事迹选树宣传,充分展现学院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的显著成效,以及广大教师立德修身、敬业立学、教书育人的良好精神风貌,努力发挥榜样示范引领作用。本期推出的是2025年先进工作者杨卫丽。

在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有这样一位教师,她以深厚的学术底蕴、炽热的育人情怀和坚定的使命担当,生动诠释了新时代教育家精神的深刻内涵。她,就是杨卫丽教授——一位始终坚守教学科研一线,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强国建设的先进工作者。

一、立德树人,践行“总师育人文化”

自2001年入职以来,杨卫丽始终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深度融合学校“127”发展目标与“总师育人文化”,重构课程体系,创新教学方法。近三年来,她主讲本科及研究生课程7门,累计授课872学时,其中《居住区规划设计》《城市设计理论与方法》等课程获评校级示范课程和研究生提升课程;她主持多项重点教改项目,发表教学研究论文4篇,持续为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支撑与实践路径,荣获校级教学成果一等奖、优秀教学研究二等奖。

二、科教融合,培育创新实践人才

杨卫丽注重科教融合,以科研反哺教学,构建了以实践为导向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她指导的学生在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竞赛中获奖20余项,连续三年在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斩获省级金、银、铜奖。更令人瞩目的是,她带领研究生深入广西融水等乡村振兴一线,开展社会实践与科技咨询服务,多次获得国家级、省级表彰,相关成果被官方媒体广泛报道,并多次收到地方政府感谢信。2023年,她指导的项目首获“中国青年志愿服务公益创业赛”铜奖,2024年再获“中国研究生乡村振兴科技强农+创新大赛”社会科学类二等奖,均实现了学校在该类赛事中的历史性突破。

三、深耕科研,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在科学研究方面,杨卫丽聚焦城乡融合、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依托多项国家级、省部级课题,系统开展理论探索与实践创新。近三年发表SCI/SSCI、EI论文11篇,出版专著2部,授权发明专利1项,荣获陕西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她主持及参与科研项目十余项,多项成果被地方政府采纳应用,彰显了高校智库的社会服务价值。

四、拓展合作,提升国际学术影响

在国际交流方面,杨卫丽积极践行“走出去、请进来”的理念,先后邀请新加坡国立大学、西班牙、香港等高校知名学者来校交流,选派研究生赴海外联合培养,多次在国际学术会议作特邀报告,显著提升了学科的国际影响力。

五、倾心服务,推动学科与人才建设

作为建筑系系主任,她牵头完成建筑学教育教学评估复评、学位点自评估等重要工作,主办省级学科竞赛,引进海内外优秀青年人才,成功申报海外优青项目,深化校企合作,建立多个科研教学实践基地,2024年牵头成立“低空经济建筑与规划研究中心”,为学科发展注入新动能。因其在招生、文化建设和创新创业教育等方面的突出贡献,连续多年荣获校级招生先锋奖、省级优秀创新创业导师等荣誉。

杨卫丽教授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以实干担当践行初心使命,在教学、科研、育人与社会服务中均取得了显著成就。“听时代的召唤,尽全力做好自己要做的事,是杨老师对我最深刻的教诲。”回顾在杨卫丽老师的指导下攻读硕士学位的三年,屈波(2025届优秀毕业生)这样感慨道。杨卫丽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扎实的工作作风和突出的业务能力,深刻激励着一届又一届的学生。她不仅是学生成长的引路人、学术创新的开拓者,更是教育强国建设的忠实实践者和华章谱写者。在2025年教师节来临之际,她的事迹激励着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研促教、以爱育人,共同为推动新时代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文: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

图:力学与交通运载工程学院

审稿:巨维博